举报
「Created in God’s Image 按神形像被造 」读书心得
2023-04-13 11:46:59
235次阅读
0个评论
最后修改时间:2023-04-13 11:49:18
  逐章介绍:
1. 第一章:信仰中人论的重要性。
     在近代,对「人是什么?」这题目,倍加受人关注。存在主义兴起,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他们认为与其探讨人与其他人共同的本质,不如关心个别人遭遇具独特性的问题更有意义。因为二次大战中人类大量遭到屠杀的暴行屡次发生。为了个别种族的利益,某团体可以鼓吹民族主义,煽动仇恨,甚至否定人性中善良的美德,集体走向残暴的行为。探讨「人到底是什么?」这问题的重要性,对当今的世代益发迫切。
     无神论者将人存在的意义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一切人的精神活动全可以用物质反应解释。因此肉身的安适与饱足便成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唯心论者则认为人内心的活动决定了他对物质世界的理解与运用,因此他们把人存在的价值更多放在精神的领域。信仰一般被认为属于精神领域,成为无神论者挑战的对象。共产国家将立国基础建立在无神论之上,自己本身有一套与信仰相反的无神论教条,于是他们普遍反对宗教信仰。
     基督信仰中对人论的关切,在当今的时代越加被重视。因为世界变化迅速,不断有新的议题兴起,如人类在政治上追求更多的自由,造成传统家庭价值观的解体。经济上拼命追求财富,以至于必须将资金与技术集中,形成高度依赖精英控制的政治体制,普通百姓被权势或舆论操控的情形十分普遍。新兴的议题冲击社会,人类将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在各种情境下决定行为对于错的伦理学,成为迫切需要讨论的主题。
2. 第二章:作为一个受造之人。
     本章讨论了人作为受造物的本质。既然人是受造物,他的生命,行动、思想意念都紧密地倚靠创造主而存在。然而,人也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他不是一个被外力操控,无力自主的机器人,所以他需要为自己生活的行动作选择,并为所做的决定负责。人身为依赖创造主的受造物,又是拥有自主权的个体。这两个性质同时存在人身上,是影响怎么看待人的关键因素。这两个观念表面上似乎存在矛盾,其实是个奥秘的问题。
     从人的重生过程来看,人接受了圣灵光照,明白自己的罪,这是神主动的作为,但是蒙光照者需要为自己犯的罪悔改,以信心接受神赐下的救恩,这又是人需要作出的决定。
再从成圣的过程来看,保罗勉励腓立比教会:「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3:12b-13)保罗一面要求他们要积极做成神在他们身上拯救的工作。一面又告诉他们他们立志完成的事是神按祂的旨意在他们身上运行。看起来似乎是矛盾,实际上是两者紧密依存,不能偏废。
从神与人立盟约来看,到底恩典之约是无条件的,还是以人的顺服为成就的条件?就神主动要完成祂的拯救计划,且无论人的表现如何,此计划必定会实现这角度看,恩典之约是无条件的。但是个别蒙神呼召的人,需要凭着信心进入神的约中,并信实地留在神的约中,否则无法领受约的福分。从这角度看,恩典之约就是以人的顺服为条件。恩典之约的两面性兼具,并不冲突。
3. 第三章:神的形象-圣经教义
     本章探讨根据圣经的描述,人类是如何按照神的形像造出来的。第一部分根据旧约圣经。多处经文记载了人按照神的形象被造的事实。 「神的形像」定义如下:人具有神的形像不是指人类的外在形体,更准确地说,这形象是指人类内在的能力和自主意识,以及人类像神一样,与外界建立关系的能力,例如理智、道德感、是非之心、爱心、审美观和创造力等。作者探讨了人类在创造中被赋予神的形像。神具有公义、慈爱的属性,因人是按照祂的道德和精神形像被造出来的,所以人反映出神的形像和样式。虽然人在堕落以后,所反映出神的形像并不是完美的,但是这形象并没有失去,可以通过接受神的拯救而得到恢复。
     新约圣经同样教导了人具有神形象这主题。人类在堕落中亏缺了神的荣耀,但是并未完全失去神的形象。从雅各书的教导就看出,作者雅各禁止人一面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神,又用同一个舌头咒诅那照着神的形象被造的人。可见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按照神形象被造的人,不当歧视他们,不当随意杀害人命。
     神是灵,我们本来看不见神,但是主耶稣却把神的形象完美地展现出来。约翰福音提到:「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希伯来书也描述主耶稣:「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来1:3a)从主耶稣的身上,我们见到了神荣美的形象。始祖的堕落让人类后裔失去了神形象所具有的荣耀光彩,变成败坏和堕落。然而,神通过基督的救赎,赐给人类新的生命,使他们重新恢复原有的荣美。总结而言,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像被造出来的,但是在堕落中失去了原有的美德。然而,基督的救赎使人类可以重新恢复神的形像,并最终与神和好。
4. 第四章:神的形象-历史概述
     本章主要回顾了基督教历史上对神形象的理解和阐释。在早期基督教中,神形像被理解为人的灵魂、智慧和道德属性,以及人类与神之间的关系。爱任纽认为:「神的形像也必须被理解为人所有属性中类似神的部分,在人堕落时被扭曲,在救赎过程中得到恢复和更新。」
     中古时期的汤玛斯·阿奎那认为,神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人类的智力或理性上。这些能力使人能够像神一样思考和行动。他也认为人的身体是神形像的一部分,因为身体是人与世界和他人交流的工具。此外,神的形像不仅是神造人时所赋予的,也是需要透过敬虔和属灵操练来发展以致达到完善的。
     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家约翰·加尔文认为神形像是人类智慧、正义、完美和真理的体现,这些特质使人类有能力去认识神并爱神,并且在人类间建立和平、公正和爱的社群。他也强调神形像是人类在被造时就被赋予的,尽管堕落让人失去了神形像的某些特质,但神的恩典可以恢复被毁坏的部分,使人类重新得到原初未受破坏的神形像。他也认为人类在工作中发挥创造力,也是神形像的一部分,因为神以创造力来造天地万物。神也将管理天地的能力和责任交付给人,这反映出神形像中也具有管理、决策的能力。
     在现代神学家中,卡尔巴特认为神形像是人所拥有的自由意志、创造力、情感交流的能力、与建立关系的能力。他指出人堕落后被破坏的神形像是在基督里得以恢复,因为基督是神形像的完美呈现。他还认为神形像是人类尊严和价值的基础,因为它是使人类在神面前成为独立而有价值的被造物的关键因素。
5. 第五章:神的形象-神学的总结
作者在本章总结了前几章中关于神形像的历史和哲学背景,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神形像是指人类具有某些与神相似,且独特于其它受造物的特质和能力,这些特质和能力使人类能够认识神并爱祂,并在地上反映出祂的荣耀,并代表神治理被造的世界。反映出造物主的形象是人在地上所能得到最高的荣耀。人不当追求其它的尊荣来代替这神所赐的最高荣耀。这可以从神向祂子民颁布的第二诫看出来:「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出20:4)高举其它的形象来代替神,对其敬拜,是违反诫命、亵渎神的事。人不但具有神的形象,还承受神在造我们时托付的使命。就是在地上成为神的代表,按照神托付的责任,代替祂管理全地。这圣经真理表明了神对人地位的高度重视。
6. 第六章:自我形象的问题。
本章探讨了人类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人与自我的关系健康与否,直接影响此人的人生观,及人际关系。作者认为人类的自我形象应该建立在人有神形像的基础上,因为这样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并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潜力和使命。他还提到了自卑和自大这两种不健康的自我形象,他认为这两种极端想法都是错的,因为它们都没有正确地理解神形像和人的本质。自卑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神面前的价值和尊严,而自大者则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忽视了人当服在神的主权下,并领受祂赐的恩典。最后,作者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健康的自我形象,他认为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教育、文化和社会环境,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神形像和人的本质,从而建立健康、自信的自我形象,同时也要学会包容和尊重他人的自我形象,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7. 第七章:罪的起源
人类犯罪的起源是始祖对神旨意的背叛。产生的结果是与神关系的破坏。它破坏了神形像在人类中的完整性。作者认为对神旨意的背叛开始于人类堕落之前。撒旦原来是受造的天使,但由于他的骄傲自大,想与神同等,而背叛了神,并引诱了人类堕落,陷入罪恶的权势。人类最初拥有无瑕疵的人性,就是神赐下的神形像,但由于亚当和夏娃的背叛,人类失去了原初完美的神形像。罪恶不但破坏了人类的身心灵,和人际关系,也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混乱,最终落入被审判的命运。如何才能克服罪恶,并恢复神完美的形象?唯有通过信靠基督的救赎和接受神的恩典,人类才能重新恢复原初美好的神形像,并活出合神旨意的人生目的。
8. 第八章:罪的扩散
人类从亚当和夏娃的堕落开始,罪就在人类中扩散开来。人的本性转为堕落,并通过遗传、文化、习俗、和学习等方式,将此罪性传给后代子孙。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罪的形式和表现也在不断变化。从个人的罪行到社会的邪风恶俗,从个人贪欲到集体追求败坏的恶欲,罪渗透入人间的各个层面。罪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媒体、网路、和全球化等方式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蔓延。虽然罪的快速扩展,让人类对自己的命运感到失望,但神通过耶稣的救赎带来了盼望。耶稣的死代替了我们的刑罚,祂复活后赐下圣灵住在我们里面,引导我们每日的生活,并改变我们的生命,使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有力量对抗罪恶的传播。
9. 第九章:罪的本质
罪是违背神旨意的行为或状态,它反映出人的对神的背叛和不忠。罪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内在的状态或倾向,它渗透到人类的各层面,包括思想、感情、和意志。这种破坏性的力量影响了原本生命的完整性,使神与人的关系遭到破裂,进而让人与他人的关系也被破坏,以致人间发生了各种痛苦和灾难。人类无法自我拯救,除非神介入人间,施行拯救。因此,神通过耶稣为我们带来了救赎。通过相信基督并接受他的赎罪恩典,我们可以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并在圣灵的帮助下逐渐摆脱罪的势力。在我们有生之年,必须不断地与罪作斗争,寻求神的帮助和力量,直到我们肉身离开世界,与神同在为止。
10. 第十章:罪的遏制
神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遏制罪恶的扩散。首先,神把良知放在每个人心中,使得人们能够分辨善恶。其次,神通过祂的律法来展示正义和真理的标准,并警告人们不要违背这些标准。此外,神还通过社会和政府制度来赏善罚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尊严。虽然这些手段可以减少罪恶的发生,但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除掉罪。唯一能够解决罪恶问题的方式是通过神的救赎,使人们的生命得到改变,并在圣灵的帮助下摆脱罪的缠绕。
11. 第十一章:整全的人
神按祂的形象创造了人。人是由灵、魂、体三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的存在。身体是人的物质方面,可以感受和体验世界;魂是人的非物质方面,包括心智、情感和意志等;灵则是指人与神建立联系的能力。身体、魂和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人。在这三个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人的完整性和健康。然而,即使身体受到损伤或疾病,魂和灵仍然可以得到滋养和治愈,因为它们与神的联系是永恒不变的。
在基督里,我们可以得到完全的救赎和恢复。信徒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灵、魂、体的健康。通过祷告、读经、和参加教会生活等方式来加强与神的关系,并与周围的人们保持良好关系,以此来维持全人的健康。
12. 第十二章:自由的问题
人类在创造时被赋予了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意味着人有能力做出选择,不受外部强制力的影响。但是,自由意志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摆脱神的掌管。人的行动仍然是在神的主权下行事。自由意志也并不意味着完全自主,因为人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因素所限制,而且人也会受到自己的罪性影响,并受神定下的规律所限制。自由意志与神的主权是可以和谐共存的,互不矛盾的。
人的罪性也会影响自由意志的运行。人的罪性使得人更容易偏离神的旨意,更容易做出自私和邪恶的选择。但是,神通过救赎和圣灵的工作来帮助人们摆脱罪性的影响,让人们的自由意志可以得到重建和修复。在基督里,人们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而不是追求个人权利和自我满足的自由。这种顺服神心意,并在神带领下的生活,才是真正摆脱罪恶辖制的真自由。

阅读心得
1. 以圣 经为基础的人观的价值 :在当今以自然主义、人本思想为学术主流的社会,作者以保守的基督教立场陈述,依照圣经的观点、与神学的思考,当如何回应「人是什么?」这问题。尽管会遭到主流思想的挑战,基督徒在思想开放的社会,也有权利依照圣经的观点,发出对人本质与价值观的看法。作者确实站住了信仰的立场,提出了「人是被造」的这个观念。这想法的重要性,是清楚表明人不是全知全能的,而且是依靠更高能力与智慧的主宰者的照护而存在的。这种想法就不至于让人自高自大,以一己为世界中心的观点来认定人的价值。作者提出人被造的特性,让人谦卑地承认自己不是掌管宇宙的主宰,需要服在比我们更高的权柄之下。这也逼着我们去寻找何为创造我们的那位最高主宰,祂的属性是什么?作者不单指出人类具有对创造主的依赖性,同时也指出人类拥有自主选择的意识,并非完全被动,以致对出现在生活中的事物,没有判断与选择的能力。这点让人知道自己是被神托付为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无法推脱责任。这两面性的观点清楚指出人类的真实境况。有独立判断的自主权,却也不是全然独立,无需依靠更高的主宰。基督徒按照圣经观点指出对人论的看法,或许可能被学术界看为不中立,但是信仰的价值观不单是在学术殿堂中辩论,而是能对活在世上的广大群众产生影响力,他们正在寻找安身立命的价值观。毕竟在世界上,拥有某种信仰的人还是不在少数。基督教对人的观点,虽然建基于圣经的基础上,但是对整体社会的伦理判断必然会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2. 神美善的旨意最终必定胜过罪的破坏 :作者在前六章讨论人拥有神的形象这主题,后六章则讨论罪的教义,包括罪的起源、罪的扩散、罪的本质、与罪的遏制等主题。作者在先讨论神的形象的情境之下,接着讨论罪的问题。神造人时将神的形象赋予人,并且在神的眼中视为什好,这是在人犯罪以先的已经成就的事实。所以罪对人性的破坏,是对具有神完美形象的原初人性的偏离。我们不能将神形像中的美好,与人犯罪之后带来的对神荣耀的亏缺视为等量齐观,将善与恶的成分混合在人性中。存在人性中的罪并不具有终极存在的本质,因为神造人的时候,是造出甚好的人性,并非犯罪的人性。既然如此,我们从整本圣经中归纳神永恒的计划时,也看到神对人的拯救,不是一场善恶互斗,胜负难分的争战,而是一场基督必然得胜,必要毁灭罪恶,成全神最终旨意的定局。这样的观点让我们在今生面临罪恶诱惑,魔鬼攻击时,不至于因高估魔鬼的能力而忧心丧胆。我们已经知道末世的结局就是魔鬼必然被丢到硫磺火湖里,它毁灭的命运已定。我们今天虽然遭到罪恶权势的骚扰,甚至可能经历打击而落在患难中,但是神必要得胜是祂终极的旨意,我们当带着盼望面对今生所遭遇的属灵争战。

批判性思考

1. 二元或三元人观的讨论 :在华人教会中经常被讨论的系统神学人观,因为倪柝声受到时代论的影响,积极支持三元人观。他主要的想法就是,将「灵」与「魂」、「体」分开看待,视「灵」为人里面崇高与圣洁的部分,应当注重并高举。 「体」为让人堕落的牵绊,当尽力贬低抑制。 「魂」则受到「体」的拖累而容易骄傲自大,同样必须将其治死,才能让人的灵得释放。
     本书作者反对二元论、或三元论,他支持整全的人观。他强调人性的本质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使按照各自的功能,可分成身体、魂和灵这三个层面,它们之间是紧密联合在一起。他并不反对把人的存在分为灵、魂、体三个层次来看待。然而,灵、魂、体这三个层次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二元论或三元论受到柏拉图人观的影象,一般强调心灵,贬低物质。倪柝声的看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将三样分别高下,甚至对立起来,贬低魂与体,高举灵。本书作者不赞成倪柝声的这种观点。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能否视人的构成为一元、二元、或三元,关键的差异在于各功能之间是否是整合为一体,互相依存。历史上支持三元论,却视灵魂体三个功能整全运作的神学家或哲学家包括,汤马斯·阿奎那 、约翰·洛克,灵、魂、体三元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观点,在不同的哲学和宗教传统中都有相关的理论。上述两位哲学家都认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整合的,并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但也有另一群哲学家持三元对立的立场,如:柏拉图、尼采、倪柝声等。他们一般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灵魂可以超越身体的限制,达到更高的精神状态。
     整全人观和三元对立人观之间的差异,不仅是对人构成的看法不同,两种观念也导致了对于人类参与社会活动,以及改进人类福祉的态度上的差异。在整全人观中,人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包括身体、心灵和社会层面。人类的福祉被认为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必须关注这三个层面的平衡和和谐。因此,这种观点会强调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并强调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去为社会做出贡献。相对地,三元对立人观认为人类是由灵魂、身体等独立的层面构成的,这些层面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因此,这种观点的态度通常是将个体视为独立的实体,强调个体的自由超脱,不受外界干涉。

收藏 0 0

登录 后评论。没有帐号? 注册 一个。

阿斗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