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忠心儆醒预备主再来
2025-05-09 03:45:41
9次阅读
0个评论
主勉励门徒儆醒等待祂再来
主耶稣在受难前传递重要启示,要把神的国度,藉着祂的死和复活带进入最后完成的阶段。祂预言降临前,世界将会有战争、饥荒、灾难。 祂提醒门徒忍耐到底,忠心传扬福音到地极。
主又勉励门徒,祂的再临正如挪亚方舟事件,挪亚和他的家人在听到神的指示后,按照神的旨意建造方舟,也顺服神引导进入其中躲避,因此在审判中得着救赎。主再临时,将会按照世人对祂顺服或悖逆施行审判。祂会在人毫无预警时,突然临到,所以门徒当随时儆醒,忠心地順服主命令,等待祂的再来。
家主与贼的比喻
「43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44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24:43-44)
前段「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太24:42)警惕门徒儆醒,等候主再来。本段解释主来的时刻,无人能够预测。如贼来到一样。如果预先知道贼何时来,就在当时预备好。但是,若不知道何时来,随时都要小心谨慎。我们等候主来也是一样。儆醒的目的是为准备迎接主再来。
主来前将有预兆,与主随时会来的想法并不冲突。前者给我们日子临近的迫切感。后这让我们随时警惕,不可松懈。如主对撒狄教会的警告:「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启3:3)我们不知道主来确实的日期,但是主随时可能临到。主要我们保持着主很快就会临到的迫切感,来等待祂。
忠心有见识仆人的结局
「45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46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47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太24:45-47)
忠心有见识指随时有主再来的准备,忠心管理主交待的任务,管理家中的人力、资源,让家中事物井井有条地运行。这样的人是有福的。当主人回来的时候,他必定得到主人的夸奖。还会被交付更重大的托付,就是管理主人所有的家业。
本比喻在路加福音中也出现,是主回答彼得的提问:「主阿,这比喻是为我们说的呢?还是为众人呢?」(路12:41)主的回答与本段一样,目的是主对门徒的警戒。让他们在主不在的时刻,仍然能忠心服事祂。
恶仆人的处置
「48倘若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49就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50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51重重地处治他,(或作把他腰斩了)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太24:45-51)
恶仆人期待主人回来得迟,他的行为与加拉太书中警告的假门徒相似:「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凶杀,醉酒,荒宴等类……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加5:20-21)
主明确地警告这些恶仆人,他们的结局是哀哭切齿,也与先前马太福音第5章提到的假门徒一样:「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5:23)虽然他们表面上是服侍主,但是主不认识他们,与他们没有关系。那是因为他们不是真实信靠主的门徒。
十个童女的比喻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2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3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4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5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太25:1-5)
此比喻是指主再来的日子,按犹太婚礼习俗,新郎在夜间会与朋友前往新娘家迎娶。当迎回新郎家时,婚礼开始庆祝。童女就是被安排在新郎新娘回来时,去迎接他们的。聪明的童女儆醒预备油,随时等候新郎回来。愚拙的童女不预备油,轻忽主任交付迎接新郎的责任。她们得到截然不同的结局。
愚拙的童女措手不及
「6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7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8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9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 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10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11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阿,主阿,给我们开门。12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13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太25:6-12)
启示录中描述羔羊的婚宴:「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 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 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启19:7b-8)这正是主再来的时候将发生的事。本段经文中「预备油」的意思就是,对基督与圣灵的顺服,和属灵生命的更新,预备新郎来时完成迎接的责任。启示录中所说的「细麻衣」是蒙恩而得的,并非我们自己在地上所行的功德。所以,指的就是基督加给我们的「圣徒的义」,我们凭着信披上。
按忠心得赏赐的比喻
「14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15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16那领五千的, 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17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18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太24:21-22)
主的门徒都当是主的仆人,都领受恩赐完成主托付的使命,在我们生活事奉中活出基督的救恩,管理神国的家业。主暂时离去,但必再回来。我们虽然领受的恩赐不同,但是主对我们的要求是,忠心地按照主的托付,尽力去管理家业。
恩賜大又忠心的,得主人夸奖
「19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20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21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4:19-21)
主人把经营家业的任务分派给仆人,目的就是要他们善加利用经营得利,他最终是要算账。每个人领受的资金,相当于每个人从神得到的恩赐。领受五千的人是恩赐大者。他忠心管理又多赚了五千。主人夸奖他忠心又良善,并将更多的事交付他管理,欢迎他同享受快乐。
虽然恩賜不是最大,但忠心仍得夸奖
「22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23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4:22-23)
领两千的固然恩赐较小,但是他也尽力赚回两千。主人对他的称赞,主要就是夸奖他忠心又良善。交付更多的事让他管理,欢迎他同享受快乐。与前面恩赐大的是一样的。
无论恩赐大小,只要尽心服事,主的赏赐是公平的。
主人责备不忠心的仆人
「24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26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27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约25:24-27)
恶仆人把主人交付的银子藏起来,不运用在得利的途径上。他还用主人严厉,怕亏损,来为自己荒废职责,完全没有经营得利来辩解。以为无损失就能得主人称赞。主责备他又恶又懒,徒然领受主给他的恩赐,闲懒不结果子。
不忠心的仆人受的惩罚
「28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29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约25:28-30)
这被称为马太效应,就是认真经营神给的恩赐,创造更大利益者,神会给他更多的回馈。反之,不认真担起当尽的责任,用谎言为自己懒惰找借口。神要把他手中原有的都夺走,因为他不配得到赏赐。这里的谋利不单单是发挥恩赐而已,而是将神赐下的救恩,认真地彰显出當生出的果效来。也就是结出属灵的果子。全然不结果子的树,显然是没有与树干有生命相连的,将会被赶出门外。
结论
本段四个比喻都警惕我们,要抱着儆醒预备的心等待主再来。
主耶稣在受难前传递重要启示,要把神的国度,藉着祂的死和复活带进入最后完成的阶段。祂预言降临前,世界将会有战争、饥荒、灾难。 祂提醒门徒忍耐到底,忠心传扬福音到地极。
主又勉励门徒,祂的再临正如挪亚方舟事件,挪亚和他的家人在听到神的指示后,按照神的旨意建造方舟,也顺服神引导进入其中躲避,因此在审判中得着救赎。主再临时,将会按照世人对祂顺服或悖逆施行审判。祂会在人毫无预警时,突然临到,所以门徒当随时儆醒,忠心地順服主命令,等待祂的再来。
家主与贼的比喻
「43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44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24:43-44)
前段「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太24:42)警惕门徒儆醒,等候主再来。本段解释主来的时刻,无人能够预测。如贼来到一样。如果预先知道贼何时来,就在当时预备好。但是,若不知道何时来,随时都要小心谨慎。我们等候主来也是一样。儆醒的目的是为准备迎接主再来。
主来前将有预兆,与主随时会来的想法并不冲突。前者给我们日子临近的迫切感。后这让我们随时警惕,不可松懈。如主对撒狄教会的警告:「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启3:3)我们不知道主来确实的日期,但是主随时可能临到。主要我们保持着主很快就会临到的迫切感,来等待祂。
忠心有见识仆人的结局
「45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46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47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太24:45-47)
忠心有见识指随时有主再来的准备,忠心管理主交待的任务,管理家中的人力、资源,让家中事物井井有条地运行。这样的人是有福的。当主人回来的时候,他必定得到主人的夸奖。还会被交付更重大的托付,就是管理主人所有的家业。
本比喻在路加福音中也出现,是主回答彼得的提问:「主阿,这比喻是为我们说的呢?还是为众人呢?」(路12:41)主的回答与本段一样,目的是主对门徒的警戒。让他们在主不在的时刻,仍然能忠心服事祂。
恶仆人的处置
「48倘若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49就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50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51重重地处治他,(或作把他腰斩了)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太24:45-51)
恶仆人期待主人回来得迟,他的行为与加拉太书中警告的假门徒相似:「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凶杀,醉酒,荒宴等类……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加5:20-21)
主明确地警告这些恶仆人,他们的结局是哀哭切齿,也与先前马太福音第5章提到的假门徒一样:「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5:23)虽然他们表面上是服侍主,但是主不认识他们,与他们没有关系。那是因为他们不是真实信靠主的门徒。
十个童女的比喻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2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3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4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5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太25:1-5)
此比喻是指主再来的日子,按犹太婚礼习俗,新郎在夜间会与朋友前往新娘家迎娶。当迎回新郎家时,婚礼开始庆祝。童女就是被安排在新郎新娘回来时,去迎接他们的。聪明的童女儆醒预备油,随时等候新郎回来。愚拙的童女不预备油,轻忽主任交付迎接新郎的责任。她们得到截然不同的结局。
愚拙的童女措手不及
「6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7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8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9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 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10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11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阿,主阿,给我们开门。12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13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太25:6-12)
启示录中描述羔羊的婚宴:「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 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 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启19:7b-8)这正是主再来的时候将发生的事。本段经文中「预备油」的意思就是,对基督与圣灵的顺服,和属灵生命的更新,预备新郎来时完成迎接的责任。启示录中所说的「细麻衣」是蒙恩而得的,并非我们自己在地上所行的功德。所以,指的就是基督加给我们的「圣徒的义」,我们凭着信披上。
按忠心得赏赐的比喻
「14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15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16那领五千的, 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17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18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太24:21-22)
主的门徒都当是主的仆人,都领受恩赐完成主托付的使命,在我们生活事奉中活出基督的救恩,管理神国的家业。主暂时离去,但必再回来。我们虽然领受的恩赐不同,但是主对我们的要求是,忠心地按照主的托付,尽力去管理家业。
恩賜大又忠心的,得主人夸奖
「19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20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21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4:19-21)
主人把经营家业的任务分派给仆人,目的就是要他们善加利用经营得利,他最终是要算账。每个人领受的资金,相当于每个人从神得到的恩赐。领受五千的人是恩赐大者。他忠心管理又多赚了五千。主人夸奖他忠心又良善,并将更多的事交付他管理,欢迎他同享受快乐。
虽然恩賜不是最大,但忠心仍得夸奖
「22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23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4:22-23)
领两千的固然恩赐较小,但是他也尽力赚回两千。主人对他的称赞,主要就是夸奖他忠心又良善。交付更多的事让他管理,欢迎他同享受快乐。与前面恩赐大的是一样的。
无论恩赐大小,只要尽心服事,主的赏赐是公平的。
主人责备不忠心的仆人
「24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26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27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约25:24-27)
恶仆人把主人交付的银子藏起来,不运用在得利的途径上。他还用主人严厉,怕亏损,来为自己荒废职责,完全没有经营得利来辩解。以为无损失就能得主人称赞。主责备他又恶又懒,徒然领受主给他的恩赐,闲懒不结果子。
不忠心的仆人受的惩罚
「28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29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约25:28-30)
这被称为马太效应,就是认真经营神给的恩赐,创造更大利益者,神会给他更多的回馈。反之,不认真担起当尽的责任,用谎言为自己懒惰找借口。神要把他手中原有的都夺走,因为他不配得到赏赐。这里的谋利不单单是发挥恩赐而已,而是将神赐下的救恩,认真地彰显出當生出的果效来。也就是结出属灵的果子。全然不结果子的树,显然是没有与树干有生命相连的,将会被赶出门外。
结论
本段四个比喻都警惕我们,要抱着儆醒预备的心等待主再来。
- 家主与贼的比喻指出,主将在毫无预警的时机,突然来到,我们身为仆人的,必须抱着随时预备的心,等待祂来临。
- 忠仆恶仆的比喻指出,等待主再临时应当保持的,就是忠心良善的态度。忠心管理主人交付的任务。切勿以为主人耽延,而任意放肆、滥权。如此,主人回来时必然遭到惩罚。
- 十童女的比喻指出,在等待新郎来临的时刻,需要儆醒预备油,那是迎接新郎必需的装备。不要像愚拙的童女,轻忽责任,最后被排拒在门外,无法进入婚宴。
- 按忠心得赏赐的比喻则描绘,三个接受主人人托付管理产业的仆人,抱着不同的态度。忠心的仆人领受主人交代的产业,认真经营管理,他们得到主人的赞赏,不但得更多管理的机会,还与主人同享快乐。又恶又懒的仆人,借口主人严苛,怕亏钱而不敢投资,被主人严加责备,赶出家中,失去服事的机会。不忠心的人,在主回来时,将面对惩罚。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