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
2025-05-09 09:51:56
8次阅读
0个评论
两千年前的一个事件,影响了后来千百年的世代。这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实。就是耶稣从死里复活的这件事。许多人不信有死人复活这种事,因为人类的经验里从未发生过。神正是用这件前所未有的事件,来显明耶稣特殊的身份。祂的复活证明了祂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被天父差到世间,成就拯救世人的工作。并且祂还赐下应许,祂要再来,将世界带进一个神所计划的完美结局。我们是否相信耶稣的复活?是否盼望祂对门徒的应许,就是信靠祂的人也要复活,与祂永远同在?
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的经过,记载在福音书里。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叙述。祂在逾越节被钉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了他的生命。在安息日之前,被放进名为亚利马太的财主约瑟的坟墓。彼拉多吩咐罗马兵丁按照班次严紧看守。马太福音里记载: 「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吧,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他们就带着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头,将坟墓把守妥当。」(太27:65-66)
妇女发现了空坟墓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2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3她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4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5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那两个人就对她们说,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6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7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路24:1-7)
耶稣受死之后三日,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晨,妇女带着香料来看坟墓时,发现挡在外面的大石头已经滚开,坟墓空了。马太福音中有相关的叙述。妇女见天使时,表现得相当惊讶:「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太28:3-6)两边的叙述确实有些不同,但这是不同作者,以不同观点,经过取舍之后的重述。即使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各家记者采访同一新闻,也不可能写出全然一致的描述。更何况是两千年前对事件的记载主要是靠口述历史,不能以今日历史的准确度,来要求当年的情形。这是可以理解之事。
我们更有兴趣的是,四福音对耶稣复活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的部分,证明描述的这些事确实发生。这句话正是主圣墓门口的话语。两卷福音书作者都描述天使穿着洁白的衣裳。并对妇女说出:「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这是出现在两卷福音的共同内容。可见两位作者记述此段历史,采用共同的资料。圣经是神向作者默示的,同时也不能排除作者参考当年的史料,按照特定观点来取舍。这是理解圣经启示过程普遍接受的看法。这句话如今被刻成匾额,挂在耶路撒冷据闻是耶稣坟墓的门口。向着从各地来朝圣的游客宣告这一事实,耶稣基督不在坟墓里,祂已经复活了。
耶稣已经复活了,门徒所见到的空坟墓就是证据。当年的犹太人积极想要否定这事实,他们的尝试从未成功。即使当时事件发生不久,人证物证都齐全。犹太官长,罗马政权全然掌握调查的权力,他们大可以将门徒抓来拷问。在如此急切想要驳斥耶稣复活的情况下,尚且未能否定此事实。今天的人想要重新调查,唯一能使用的方法就是臆测,可靠度更低。
天使对妇女在坟墓里找耶稣的行动,发出质问:「为何在死人中找活人呢?」命令她们:「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耶稣早就预言祂将会被交在罪人手里,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符类福音都记载:「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太17:22;可9:31;路9:44)可见门徒都听见过主预言将会受死,并从死里复活。但是他们并不明白主的预言将会怎么实现?也根本没有期待耶稣以前对他们说的话,真的会一一实现。知性上听见主的话,只是 停留在头脑里;需要有信心的跳跃,才可能真实对人产生冲击。
我们信主之人,对于耶稣复活这事,不单承认圣经中有记载。更是凭着信心接受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相信历史上确曾发生,进一步到经历主赐给我的复活生命。我们并非否定理性。而是以信心超越理性。就算运用理性,也难以否定一个记载在圣经上,流传两千年的历史事件确实发生。耶稣复活不是一群门徒,为了自己宗教热诚,编造出来的故事。他们在一开始知道空坟墓时,惊讶莫名的反应,就足证在当时,他们对耶稣复活,根本没有抱着任何期待。让我们来看下一段叙述。
彼得希奇所成就的事
「8她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9便从坟墓那里回去,把这一切事告诉十一个使徒和其余的人。10那告诉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亚拿,并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还有与她们在一处的妇女。11她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12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路24:8-12)
接下来我们看看门徒的反应。当妇女见到空坟墓后,急急忙忙跑到门徒中去回报。四福音都记载,这群原本去看坟墓的妇女,就是最初发现主复活的人。其中包括抹大拉的马利亚,还有其他妇女。以她们的知识与胆量,不可能去偷取主的身体,再编造主复活的故事。
门徒听见妇女回报的反应也很特别。他们一开始以为她们的话都是胡言乱语,不足相信。此句话的时态是未完成式,表示门徒不信的态度一直不变。确实,若不是见到复活的主,谁能凭一句话,就接受死人复活确实发生呢?
彼得的反应很特别,他起身跑去坟墓那里,明显是要验证妇女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从约翰福音20章的叙述,我们知道,除了他以外,约翰也跑去了。他们比起其他门徒强的地方,是还愿意急忙跑去看看,想知道妇女的话的真实性。可见他们心中还带着少许的期待,或许主的语言确实实现了。结果,他们两个人都看见了放置主尸体的坟墓空了。包裹的细麻布放在一处,裹头巾也卷着放置在一旁。这不像主的身体被偷走的样子。哪有人盗墓还有时间,将细麻布,裹头巾先拆开,再卷起来。那岂不是多此一举?
路加福音中描述彼得的反应:「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本句话中的「希奇」是分词,表示他在回去的路上,一路感到不可思议。那让他希奇的事,就是他所发现,已经发生的事,主耶稣的身体不见了。他是否想到主耶稣如祂所预言的,从死里复活?我们从此处经文不得而知。
但是,从约翰福音的经文,我们可以看到约翰的反应。经文描述:「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约20:8-9)有人以为约翰进到坟墓里,看见坟墓真的空了,才相信妇女讲的话。其实,坟墓空了,从外面也看得见,何须进去后才相信。况且,约翰自己就在后面还写出主耶稣对多马的责备:「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鼓励门徒当凭信心,不凭眼见。怎么可能自己前面的行动却是眼见为凭,应当不会如此自我矛盾才是。
更何况从约翰福音经文的时态我们可以看出端倪。约翰所信的,不是马利亚的话,不是信坟墓空了。而是信如主所预言的:祂复活了。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第十节说了:「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为何当时看到就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过去一直不明白圣经中对基督复活的预言,这不明白是用过去完成式(an action has occurred in the past, and its effects are no longer present。一个过去所发生的行动,它的果效现在已经不保留了)。也就是在他们看到空坟墓,信主复活的之前,他们一直都不明白圣经中提到主会复活的预言。可是现在已经不是如此。这句话也让我们看出来,门徒从来不是为了要证明自己的信念,编造耶稣复活的故事,然后再从旧约中找经文来支持。而是看到空坟墓,才以亲身的经历,信了主所说的,祂将要复活的预言。后来圣灵感动他们明白圣经的话,他们才知道原来旧约先知早已预言,基督将会复活的这件事。主耶稣受死复活整个事件,全都按照神在圣经中的预言应验。神的话是信实的,祂既然应许差来弥赛亚,施行拯救。就一定会照着所应许的实现。
本段经文让我们看见门徒信心转变的过程,从不信,惊讶,到深信不疑,并最终为他们所信的殉道,这不是糊涂的信心,不是短暂的信心,不是摇摆的小信。而是经得起考验的信心。这信心的根源,还是主耶稣复活显出的大能,并主耶稣对门徒的信实的保护。
耶稣在以马忤斯路上显现
「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14他们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15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16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17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就站住,脸上带着愁容。18二人中有一个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说,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么。19耶稣说,什么事呢。他们说,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事。他是个先知,在 神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20祭司长和我们的官府,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21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而且这事成就,现在已经三天了。22再者,我们中间有几个妇女使我们惊奇,他们清早到了坟墓那里。23不见他的身体,就回来告诉我们说,看见了天使显现,说他活了。24又有我们的几个人,往坟墓那里去,所遇见的,正如妇女们所说的,只是没有看见他。」(路24:13-24)
在耶稣复活的同一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耶稣曾经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这记载在约翰福音。并且也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两个门徒显现。以马忤斯是一个位于耶路撒冷西边25里的村庄。换算成今日常见的距离单位,约有12公里,或是7英哩。依照一般步行的速度,三小时可以到。两位门徒正走在通往以马忤斯的路上,边走边谈论三天前发生的事,也就是耶稣被钉死的事。显然门徒们受此事的冲击极大,还在惊魂甫定的状态。
耶稣主动靠近他们,与他们搭讪。两人的虽然眼见耶稣,但是没有认出来。大概是因为被钉死的耶稣能够出现在他们面前,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的事。他们按照常理就把这种想法排除了。耶稣问他们:「你们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后来听到革流巴回答,「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么。」耶稣又再问:「是什么事呢?」耶稣是这件事的主角,怎么可能不知道。既然耶稣想要与门徒对话,总是要有个开启的过程。这里不用做过多推理,以为耶稣佯装不知,或是明知故问。耶稣要了解他们对此事的态度,再针对他们所疑惑的部分,加以解释。两个门徒因着主被杀害的事,都表现得很忧愁。他们回答耶稣,所担忧就是拿撒勒人耶稣受害之事。从他们对此事的描述,可以知道他们对耶稣的身份的认识是:「他是个先知,在神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门徒将耶稣看作一位大能的先知。他们此时尚未认识耶稣真正的身份。对于这么一位众人所喜爱又尊敬的先知被冤屈杀害,他们感到愤怒不平,却又畏于权势而无可奈何。
他们又说:「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这个众人向来盼望来救赎以色列百姓的人物到底是谁?在当时以色列国灭亡,被罗马统治之下。当时以色列百姓期待一位救赎者出现。事实上旧约先知也曾经应许弥赛亚将要来到世上,拯救神国子民。当时百姓对这位弥赛亚的属性尚未有清楚的认识,可能只是期待一位,在政治上带领他们脱离异国统治的领袖。两位门徒所提到的百姓的盼望,应该也近乎如此。
然而,这位众人期盼的领袖,被官长杀害了,就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更让他们大惑不解的是,一件奇妙的事发生了。几位女门徒在周日清晨去看耶稣的坟墓。竟然发现坟墓空了。天使对妇女显现,告诉她们耶稣复活了。有几位门徒急忙跑去坟墓观看,真的是找不到耶稣的身体。这件事令门徒感到震惊,认为实在是不可思议。他们之所以面带愁容,实在是因为心中不解,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奇事。
耶稣解答门徒的疑惑
「25耶稣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26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么。27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28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29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罢。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30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31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忽然耶稣不见了。32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么。33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34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35两个人就把路上所遇见,和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都述说了一遍。」(路24:25-35)
门徒无法明白耶稣身体消失的原因,正为此事议论纷纷。耶稣带着责备的口气告诉门徒:「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本句话一开始有个感叹词「噢!」接下来是两个形容词描述耶稣感叹的原因,就是他们简直是无知又迟钝。对何事呢?就是对先知预言所说的话。以下就是他们应该对先知预言有信心的内容:「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么。」这句话清楚指出他们对于耶稣身份的无知。耶稣正是旧约先知预言将要来拯救以色列民的基督。基督必须要先受苦,在进入荣耀当中。这向来神定意必然要成就的事。这句话里的「必须」是神圣的必须,也就是出于神至高的旨意。圣经中哪里有这样的先知预言?以赛亚书53章对于弥赛亚需要为神子民受苦,有最清楚的预言:「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4-5)同时也预言这位受苦的仆人将会被神高举,进入荣耀里:「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赛53:10b-11a)这些对弥赛亚的预言,若不是因为主耶稣对门徒的讲解。极容易被忽视。不单是当时的以色列民对弥赛亚会出现错误的期待,以为祂会是一位大能的政治领袖,会击败外邦的敌人,带领以色列进入复兴。就连两千年后,今日不信耶稣是基督的以色列民,仍然抱着这样的想法。
为了解答他们的疑惑,耶稣还「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两位门徒听见耶稣的话语,迫切希望知道更多关乎基督预言成就的事。于是就以天色已晚为由,留耶稣在附近的村中住下。吃完饭的时候,「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这两位门徒必然曾经见过耶稣,也曾经与耶稣一同进餐。耶稣擘饼祝谢的动作是他们所熟悉的。加上耶稣刚才向他们解释基督必须受害,成为以色列民的救赎者。这些事件一一铺陈在他们面前,才让他们认出来,在他们眼前的就是耶稣。祂就是以色列民素来盼望,向他们施行拯救的弥赛亚。过去他们眼睛迷茫,认不出是主,如今眼睛明亮,才认出耶稣的身份。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么。」前面两句话里的「明亮」与「打开」是源于同一个字。眼睛被打开,能看见主的身份。主的话语被打开,心中因明白真理而火热起来。两个事件放在一起讲,表示两者有相关性。我们是否也是因为知道圣经中关乎耶稣预言得到实现,而心里火热。是否因眼睛明亮,更加认识主耶稣,而刚到兴奋莫名。愿我们都能像两位门徒一样,因经历主,而被主复兴。
正当他们认出耶稣那一刻,耶稣突然不见了。经历了这件事,更让他们惊讶。于是他们立即起身,赶紧回到耶路撒冷去。还好这段路程并不远,当晚就能够回到使徒们当中。一回去就见到十一使徒聚集在一起。此处描述的事件就是约翰福音中,耶稣复活当日晚上的聚集。见到使徒与其他同人的时刻,有两个分词描述当时门徒的状况,一是发现他们聚集在一处,另一是他们正在谈论关于主复活的内容。以下的分词片语「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就是使徒们当时说话的内容。此句话里的主耶稣向着西门显现,不是这两位门徒说的,而是其他的使徒与门徒。因为,这两位刚刚回来,无从得知西门见到复活的主。唯一的可能是,主耶稣在西门从空坟墓回来之后,并在两位门徒回耶路撒冷之前,耶稣单独向西门显现了。这段经历在福音书的其它地方并未记载,但是却是在保罗写的哥林多前书中记载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林前15:4-5)保罗会有这段描述,可能也是其他使徒告诉他的。哥林多前书是保罗写于第三次旅行布道的路上。路加福音写于哥林多前书之后。可能是路加福音的内容参考保罗书信。两边都记载,在耶稣向着十二使徒显现之前,先向矶法显现。
当看两位门徒看见其他门徒谈论耶稣复活的事,就急忙向他们作见证。内容就是他们在以马忤斯路上所经历的事,和主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两件事都见证了主耶稣已经复活了,这见证与门徒所讨论的内容一致,耶稣向西门显现,也向两位门徒显现,并且因着耶稣向他们讲解基督复活的意义,乃是应验了先知预言,神要差遣救赎主来拯救祂的子民,这拯救者就是主耶稣。神拯救的工作已经来临了。这是何等激励人心的好消息。
结论
耶稣已经复活了,正是基督差遣门徒去传扬福音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我们今日所有相信基督的门徒,从主所领受的大使命。不单是自己因信蒙耶稣的救赎,更是要让所有愿意信靠主的人,都得到这宝贵的救恩。这正是天父从起初所定下的拯救计划,在旧约圣经中早已经清楚预言:「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神的计划必然要照所预言的实现。耶稣对门徒的大使命就是「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我们今日正活在这大使命进行的进程中,我们也是大使命的领受者,并且也是传承大使命的使者。在记念主复活的时刻,莫忘主耶稣的吩咐。莫忘初代信徒从犹疑丧胆得到复兴的过程。两位门徒见证:「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么?」我们今日读主的话语,领受祂当年设立的饼与杯,来记念祂为我们舍身流血的时候,让我们像当年遇见主的两位门徒一样,眼睛被主打开而更认识祂,心中火热积极为主复活作见证。
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的经过,记载在福音书里。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叙述。祂在逾越节被钉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了他的生命。在安息日之前,被放进名为亚利马太的财主约瑟的坟墓。彼拉多吩咐罗马兵丁按照班次严紧看守。马太福音里记载: 「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吧,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他们就带着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头,将坟墓把守妥当。」(太27:65-66)
妇女发现了空坟墓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2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3她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4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5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那两个人就对她们说,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6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7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路24:1-7)
耶稣受死之后三日,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晨,妇女带着香料来看坟墓时,发现挡在外面的大石头已经滚开,坟墓空了。马太福音中有相关的叙述。妇女见天使时,表现得相当惊讶:「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太28:3-6)两边的叙述确实有些不同,但这是不同作者,以不同观点,经过取舍之后的重述。即使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各家记者采访同一新闻,也不可能写出全然一致的描述。更何况是两千年前对事件的记载主要是靠口述历史,不能以今日历史的准确度,来要求当年的情形。这是可以理解之事。
我们更有兴趣的是,四福音对耶稣复活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的部分,证明描述的这些事确实发生。这句话正是主圣墓门口的话语。两卷福音书作者都描述天使穿着洁白的衣裳。并对妇女说出:「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这是出现在两卷福音的共同内容。可见两位作者记述此段历史,采用共同的资料。圣经是神向作者默示的,同时也不能排除作者参考当年的史料,按照特定观点来取舍。这是理解圣经启示过程普遍接受的看法。这句话如今被刻成匾额,挂在耶路撒冷据闻是耶稣坟墓的门口。向着从各地来朝圣的游客宣告这一事实,耶稣基督不在坟墓里,祂已经复活了。
耶稣已经复活了,门徒所见到的空坟墓就是证据。当年的犹太人积极想要否定这事实,他们的尝试从未成功。即使当时事件发生不久,人证物证都齐全。犹太官长,罗马政权全然掌握调查的权力,他们大可以将门徒抓来拷问。在如此急切想要驳斥耶稣复活的情况下,尚且未能否定此事实。今天的人想要重新调查,唯一能使用的方法就是臆测,可靠度更低。
天使对妇女在坟墓里找耶稣的行动,发出质问:「为何在死人中找活人呢?」命令她们:「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耶稣早就预言祂将会被交在罪人手里,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符类福音都记载:「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太17:22;可9:31;路9:44)可见门徒都听见过主预言将会受死,并从死里复活。但是他们并不明白主的预言将会怎么实现?也根本没有期待耶稣以前对他们说的话,真的会一一实现。知性上听见主的话,只是 停留在头脑里;需要有信心的跳跃,才可能真实对人产生冲击。
我们信主之人,对于耶稣复活这事,不单承认圣经中有记载。更是凭着信心接受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相信历史上确曾发生,进一步到经历主赐给我的复活生命。我们并非否定理性。而是以信心超越理性。就算运用理性,也难以否定一个记载在圣经上,流传两千年的历史事件确实发生。耶稣复活不是一群门徒,为了自己宗教热诚,编造出来的故事。他们在一开始知道空坟墓时,惊讶莫名的反应,就足证在当时,他们对耶稣复活,根本没有抱着任何期待。让我们来看下一段叙述。
彼得希奇所成就的事
「8她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9便从坟墓那里回去,把这一切事告诉十一个使徒和其余的人。10那告诉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亚拿,并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还有与她们在一处的妇女。11她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12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路24:8-12)
接下来我们看看门徒的反应。当妇女见到空坟墓后,急急忙忙跑到门徒中去回报。四福音都记载,这群原本去看坟墓的妇女,就是最初发现主复活的人。其中包括抹大拉的马利亚,还有其他妇女。以她们的知识与胆量,不可能去偷取主的身体,再编造主复活的故事。
门徒听见妇女回报的反应也很特别。他们一开始以为她们的话都是胡言乱语,不足相信。此句话的时态是未完成式,表示门徒不信的态度一直不变。确实,若不是见到复活的主,谁能凭一句话,就接受死人复活确实发生呢?
彼得的反应很特别,他起身跑去坟墓那里,明显是要验证妇女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从约翰福音20章的叙述,我们知道,除了他以外,约翰也跑去了。他们比起其他门徒强的地方,是还愿意急忙跑去看看,想知道妇女的话的真实性。可见他们心中还带着少许的期待,或许主的语言确实实现了。结果,他们两个人都看见了放置主尸体的坟墓空了。包裹的细麻布放在一处,裹头巾也卷着放置在一旁。这不像主的身体被偷走的样子。哪有人盗墓还有时间,将细麻布,裹头巾先拆开,再卷起来。那岂不是多此一举?
路加福音中描述彼得的反应:「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本句话中的「希奇」是分词,表示他在回去的路上,一路感到不可思议。那让他希奇的事,就是他所发现,已经发生的事,主耶稣的身体不见了。他是否想到主耶稣如祂所预言的,从死里复活?我们从此处经文不得而知。
但是,从约翰福音的经文,我们可以看到约翰的反应。经文描述:「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约20:8-9)有人以为约翰进到坟墓里,看见坟墓真的空了,才相信妇女讲的话。其实,坟墓空了,从外面也看得见,何须进去后才相信。况且,约翰自己就在后面还写出主耶稣对多马的责备:「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鼓励门徒当凭信心,不凭眼见。怎么可能自己前面的行动却是眼见为凭,应当不会如此自我矛盾才是。
更何况从约翰福音经文的时态我们可以看出端倪。约翰所信的,不是马利亚的话,不是信坟墓空了。而是信如主所预言的:祂复活了。怎么看出来的呢?因为第十节说了:「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为何当时看到就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过去一直不明白圣经中对基督复活的预言,这不明白是用过去完成式(an action has occurred in the past, and its effects are no longer present。一个过去所发生的行动,它的果效现在已经不保留了)。也就是在他们看到空坟墓,信主复活的之前,他们一直都不明白圣经中提到主会复活的预言。可是现在已经不是如此。这句话也让我们看出来,门徒从来不是为了要证明自己的信念,编造耶稣复活的故事,然后再从旧约中找经文来支持。而是看到空坟墓,才以亲身的经历,信了主所说的,祂将要复活的预言。后来圣灵感动他们明白圣经的话,他们才知道原来旧约先知早已预言,基督将会复活的这件事。主耶稣受死复活整个事件,全都按照神在圣经中的预言应验。神的话是信实的,祂既然应许差来弥赛亚,施行拯救。就一定会照着所应许的实现。
本段经文让我们看见门徒信心转变的过程,从不信,惊讶,到深信不疑,并最终为他们所信的殉道,这不是糊涂的信心,不是短暂的信心,不是摇摆的小信。而是经得起考验的信心。这信心的根源,还是主耶稣复活显出的大能,并主耶稣对门徒的信实的保护。
耶稣在以马忤斯路上显现
「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14他们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15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16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不认识他。17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就站住,脸上带着愁容。18二人中有一个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说,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么。19耶稣说,什么事呢。他们说,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事。他是个先知,在 神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20祭司长和我们的官府,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21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而且这事成就,现在已经三天了。22再者,我们中间有几个妇女使我们惊奇,他们清早到了坟墓那里。23不见他的身体,就回来告诉我们说,看见了天使显现,说他活了。24又有我们的几个人,往坟墓那里去,所遇见的,正如妇女们所说的,只是没有看见他。」(路24:13-24)
在耶稣复活的同一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耶稣曾经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这记载在约翰福音。并且也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两个门徒显现。以马忤斯是一个位于耶路撒冷西边25里的村庄。换算成今日常见的距离单位,约有12公里,或是7英哩。依照一般步行的速度,三小时可以到。两位门徒正走在通往以马忤斯的路上,边走边谈论三天前发生的事,也就是耶稣被钉死的事。显然门徒们受此事的冲击极大,还在惊魂甫定的状态。
耶稣主动靠近他们,与他们搭讪。两人的虽然眼见耶稣,但是没有认出来。大概是因为被钉死的耶稣能够出现在他们面前,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的事。他们按照常理就把这种想法排除了。耶稣问他们:「你们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后来听到革流巴回答,「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么。」耶稣又再问:「是什么事呢?」耶稣是这件事的主角,怎么可能不知道。既然耶稣想要与门徒对话,总是要有个开启的过程。这里不用做过多推理,以为耶稣佯装不知,或是明知故问。耶稣要了解他们对此事的态度,再针对他们所疑惑的部分,加以解释。两个门徒因着主被杀害的事,都表现得很忧愁。他们回答耶稣,所担忧就是拿撒勒人耶稣受害之事。从他们对此事的描述,可以知道他们对耶稣的身份的认识是:「他是个先知,在神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门徒将耶稣看作一位大能的先知。他们此时尚未认识耶稣真正的身份。对于这么一位众人所喜爱又尊敬的先知被冤屈杀害,他们感到愤怒不平,却又畏于权势而无可奈何。
他们又说:「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这个众人向来盼望来救赎以色列百姓的人物到底是谁?在当时以色列国灭亡,被罗马统治之下。当时以色列百姓期待一位救赎者出现。事实上旧约先知也曾经应许弥赛亚将要来到世上,拯救神国子民。当时百姓对这位弥赛亚的属性尚未有清楚的认识,可能只是期待一位,在政治上带领他们脱离异国统治的领袖。两位门徒所提到的百姓的盼望,应该也近乎如此。
然而,这位众人期盼的领袖,被官长杀害了,就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更让他们大惑不解的是,一件奇妙的事发生了。几位女门徒在周日清晨去看耶稣的坟墓。竟然发现坟墓空了。天使对妇女显现,告诉她们耶稣复活了。有几位门徒急忙跑去坟墓观看,真的是找不到耶稣的身体。这件事令门徒感到震惊,认为实在是不可思议。他们之所以面带愁容,实在是因为心中不解,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奇事。
耶稣解答门徒的疑惑
「25耶稣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26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么。27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28将近他们所去的村子,耶稣好像还要往前行。29他们却强留他说,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罢。耶稣就进去,要同他们住下。30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31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忽然耶稣不见了。32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么。33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34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35两个人就把路上所遇见,和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都述说了一遍。」(路24:25-35)
门徒无法明白耶稣身体消失的原因,正为此事议论纷纷。耶稣带着责备的口气告诉门徒:「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本句话一开始有个感叹词「噢!」接下来是两个形容词描述耶稣感叹的原因,就是他们简直是无知又迟钝。对何事呢?就是对先知预言所说的话。以下就是他们应该对先知预言有信心的内容:「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么。」这句话清楚指出他们对于耶稣身份的无知。耶稣正是旧约先知预言将要来拯救以色列民的基督。基督必须要先受苦,在进入荣耀当中。这向来神定意必然要成就的事。这句话里的「必须」是神圣的必须,也就是出于神至高的旨意。圣经中哪里有这样的先知预言?以赛亚书53章对于弥赛亚需要为神子民受苦,有最清楚的预言:「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4-5)同时也预言这位受苦的仆人将会被神高举,进入荣耀里:「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赛53:10b-11a)这些对弥赛亚的预言,若不是因为主耶稣对门徒的讲解。极容易被忽视。不单是当时的以色列民对弥赛亚会出现错误的期待,以为祂会是一位大能的政治领袖,会击败外邦的敌人,带领以色列进入复兴。就连两千年后,今日不信耶稣是基督的以色列民,仍然抱着这样的想法。
为了解答他们的疑惑,耶稣还「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两位门徒听见耶稣的话语,迫切希望知道更多关乎基督预言成就的事。于是就以天色已晚为由,留耶稣在附近的村中住下。吃完饭的时候,「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这两位门徒必然曾经见过耶稣,也曾经与耶稣一同进餐。耶稣擘饼祝谢的动作是他们所熟悉的。加上耶稣刚才向他们解释基督必须受害,成为以色列民的救赎者。这些事件一一铺陈在他们面前,才让他们认出来,在他们眼前的就是耶稣。祂就是以色列民素来盼望,向他们施行拯救的弥赛亚。过去他们眼睛迷茫,认不出是主,如今眼睛明亮,才认出耶稣的身份。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么。」前面两句话里的「明亮」与「打开」是源于同一个字。眼睛被打开,能看见主的身份。主的话语被打开,心中因明白真理而火热起来。两个事件放在一起讲,表示两者有相关性。我们是否也是因为知道圣经中关乎耶稣预言得到实现,而心里火热。是否因眼睛明亮,更加认识主耶稣,而刚到兴奋莫名。愿我们都能像两位门徒一样,因经历主,而被主复兴。
正当他们认出耶稣那一刻,耶稣突然不见了。经历了这件事,更让他们惊讶。于是他们立即起身,赶紧回到耶路撒冷去。还好这段路程并不远,当晚就能够回到使徒们当中。一回去就见到十一使徒聚集在一起。此处描述的事件就是约翰福音中,耶稣复活当日晚上的聚集。见到使徒与其他同人的时刻,有两个分词描述当时门徒的状况,一是发现他们聚集在一处,另一是他们正在谈论关于主复活的内容。以下的分词片语「说,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就是使徒们当时说话的内容。此句话里的主耶稣向着西门显现,不是这两位门徒说的,而是其他的使徒与门徒。因为,这两位刚刚回来,无从得知西门见到复活的主。唯一的可能是,主耶稣在西门从空坟墓回来之后,并在两位门徒回耶路撒冷之前,耶稣单独向西门显现了。这段经历在福音书的其它地方并未记载,但是却是在保罗写的哥林多前书中记载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林前15:4-5)保罗会有这段描述,可能也是其他使徒告诉他的。哥林多前书是保罗写于第三次旅行布道的路上。路加福音写于哥林多前书之后。可能是路加福音的内容参考保罗书信。两边都记载,在耶稣向着十二使徒显现之前,先向矶法显现。
当看两位门徒看见其他门徒谈论耶稣复活的事,就急忙向他们作见证。内容就是他们在以马忤斯路上所经历的事,和主擘饼的时候怎么被他们认出来的事。两件事都见证了主耶稣已经复活了,这见证与门徒所讨论的内容一致,耶稣向西门显现,也向两位门徒显现,并且因着耶稣向他们讲解基督复活的意义,乃是应验了先知预言,神要差遣救赎主来拯救祂的子民,这拯救者就是主耶稣。神拯救的工作已经来临了。这是何等激励人心的好消息。
结论
耶稣已经复活了,正是基督差遣门徒去传扬福音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我们今日所有相信基督的门徒,从主所领受的大使命。不单是自己因信蒙耶稣的救赎,更是要让所有愿意信靠主的人,都得到这宝贵的救恩。这正是天父从起初所定下的拯救计划,在旧约圣经中早已经清楚预言:「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神的计划必然要照所预言的实现。耶稣对门徒的大使命就是「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我们今日正活在这大使命进行的进程中,我们也是大使命的领受者,并且也是传承大使命的使者。在记念主复活的时刻,莫忘主耶稣的吩咐。莫忘初代信徒从犹疑丧胆得到复兴的过程。两位门徒见证:「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么?」我们今日读主的话语,领受祂当年设立的饼与杯,来记念祂为我们舍身流血的时候,让我们像当年遇见主的两位门徒一样,眼睛被主打开而更认识祂,心中火热积极为主复活作见证。
0
0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