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器皿的见证《情愿吃亏》:
2021-09-02 15:41:40
300次阅读
2个评论
      @器皿的见证《情愿吃亏》:
  我去公司上班,领导无端给我降工资,把我的功劳归给他自己,拉拢人排挤我。
  我什么都不说。只一直把自己事加倍做好,还做很多我工作之外的事。相信神。
  在别人面前也说领导好话,不计较他的问题,工作中依然无条件帮助他。
  后来这恶领导完全改变,主动向我认错,还信了耶稣。公司里好多人也信。

  公义不该我管。那是神的事。约瑟无端坐牢,有公义吗?大卫无端被扫罗追杀受苦,有公义吗?但不公义是一时的,神自会看着办。

  

  器皿:
你自己不要犯罪,过义的生活。这叫行公义。
你总是管别人对错,那不叫行公义,叫你做审判者
器皿:
信耶稣,最不该做审判者。却反倒做了审判者,真是可悲
器皿:
不信的人,做审判者,情有可原。他不知道审判者是谁。
信主的人,做审判者,真可悲。
刚强壮胆:
还是止息纷争为好,自家人不打自家人
刚强壮胆:
换一个
刚强壮胆:
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要因为观点不同而分裂。
器皿:
你看谁,老觉得别人有问题,别人得改,你不是坐在审判人的位置吗?
基督徒,看任何事,应该找自己的错,自省,改变自己。至于别人,交托给神,神自会管他。
刚强壮胆:
给群里的小羊作彼此相爱的榜样
器皿:
【罗14:4】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刚强壮胆:
我希望有一方不反驳,情愿吃亏。追求和睦
器皿:
我说到这里为止。
赞美:
面对罪恶,保持沉默就是犯罪。
慎思明辨-维护真道:
行公义是指多方面,基督徒不光自己要做好榜样,还要指出罪恶与错谬之处,因为不作为也是罪,基督徒发光做盐包括在社会上彰显神的公义,争取合法权益 ,为民众说公道话等等。

收藏 0 0
    2021-09-02 15:46:55
      福音机构三天募得近3千万美金 出动20架飞机 将带出七千阿富汗基督徒!
    基督恩典之窗 世界的脉搏 昨天
     近期走丢的号很多·请先关注我们上面的号图片
    在拿撒勒人基金援助下,第三架飞机载离1200名阿富汗基督徒。(翻摄脸书@Glenn Beck)

      在塔力班八月中旬闪电掌控阿富汗以来,经由「拿撒勒人基金」(Nazarene Fund)的援助下,已陆续飞出三架飞机,帮助阿富汗基督徒逃离陷入战乱的家园。据「拿撒勒救援行动」团队表示,他们共经过三次飞行,载运1200名基督徒,撤离阿富汗,并飞到安全的地方。据其预估,至28日可望顺利运送7000名基督徒离开阿富汗,还请众教会和基督徒迫切代祷。

    发起这项救援行动的美著名电台主持人格伦·贝克(Glenn Beck)在脸书上兴奋地表示:「夜半一架飞机正要起飞,机上一群人正在找座位。贝克透露,这是第二架抵达喀布尔的飞机,准备载走阿富汗的基督徒,随后第三架飞机也起飞了;总计三架飞机共载走了1200名阿富汗基督徒。

      贝克仅于广播节目中呼吁听众通过拿撒勒人基金,一同参与拯救阿富汗人民的计画,没想到得到了惊人的回应。在短短三天之内,听众的捐款就超过2200 万美元。随后,捐款总额激增至2860 万美元。这些捐款没有来自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连Google 搜寻也很少有人关注,成果相当惊人

      贝克于2002年创建了媒体平台「水星广播艺术」,并于2011年,成立了非盈利性机构「水星一号」,通过自身企业运作,而非捐款维持营运。水星一号基金会以「拿撒勒人基金」名义私募,专注于营救俘虏,并合法撤离及安置来自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等战乱国家中流离失所的基督徒,协助他们进入安全的国家,并协助他们重建新生活。

    将安排20架飞机带出七千名阿富汗基督徒

      贝克24日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喀布尔机场的状况相当混乱,如今停机坪上还有很多人。他们已经安排了20 架波音757飞机准备出发。贝克表示,到本周末(28日),他们「将能够让7,000名基督徒」脱离险境。他自己都觉得这项努力能在短短几天内达成目标,「非常具有象征性意义」。但贝克后来又透露,目前有数十名加州的家长和儿童,在夏季旅行后,仍然滞留在阿富汗。

      有关于祈祷的请求,贝克说:「我们需要你们为那些对解救难民反应冷漠的国家中的人们祈祷。因为任何帮助这些难民的人,都可能让自己面临遭到报复的风险。」

      而来自国际社会的反应也非常热烈。贝克透露,辛巴威虽然国力不振,但表示会接纳这些基督徒难民;其他还有许多国家,也将接纳他们。

    贝克补充说,他们合作过的一些国家,都想提供帮助,但实际状况都非常紧张。「现在正在进行属灵争战,一切都是一场战斗,这是一场善与恶的战斗」,贝克说道。

      貝克也引用箴言二十四章11節:「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將被殺,你須攔阻」來表明這次活動的初心。
    早先,他曾在社群媒体请大众继续为所有被困在阿富汗,寻求脱困的人禁食祷告。他写道:「我谦卑地请求,你会在今天或明天禁食祷告。祈求上帝宽恕我们作为个人和国家的罪。因着他人的缘故,求祂分开天空,开启通往安全的道路,求祂遮蔽塔力班的眼目,好让善行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运作。此事唯有倚靠神的旨意和真正的神迹,才能拯救这些没有做错事的人。请让你的教会、朋友和家人与我们一起,为神迹降临祈祷。」

    阿富汗逃难潮仅剩几天

      撤离的期限至八月31日截止,时间已经渐渐逼近,没剩几天。塔力班发言人穆贾希德(Zabihullah Mujahid )日前宣布,在八月31日之后,「不会让任何阿富汗人被带上撤离航班」,所有外国撤离行动都要在这个期限内完成。他并表示,若美军未按期限离开,则可能会发生冲突。美总统拜登也宣布,将维持「撤军最后期限为八月31日」。
      请为正在撤离的阿富汗基督徒及一般民众的安全代祷。求主大能的手介入,拯救阿富汗人免受他们的迫害。
    2021-09-02 15:44:20
      
    《跨越三代150年的爱》宣教士马偕孙女103岁安息主怀
    脉动 世界的脉搏 前天
       马偕3代在淡江中学中,留下「爱与服务」纪念墓碑(上图);偕马烈101岁于加拿大安养院,逢人就问「你来自Formosa(福尔摩沙)吗?」(左下);1901年9月马偕家人聚会于台北,留下家族成员最齐全的图片,二排右2为偕叡廉。下排左1为偕马烈。(右下) (图/马偕纪念馆FB)
      马偕博士孙女—偕玛烈(Magaret Mackay)于时间8月21日下午,于加拿大多伦多在睡梦中辞世,享耆寿103岁。她是淡江中学创校校长偕叡廉的小女儿,也是马偕博士第三代最后一位长辈。偕玛烈极爱台,逢人便问「你来自Formosa吗?」,辞世前嘴里仍喃喃说着「Formosa 平安!Formosa 万岁!」
    「马偕」二字总让人立刻联想到「马偕纪念医院」。古旧的砖红建筑上高挂着耶稣十字架,以及如同荆棘火焰图腾写着「宁愿烧尽,不愿朽坏」(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

    在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份跨越3代、持续150年,对台毫无保留的爱。

    第一代:建立教会、医院、医学院、提倡公卫,救人无数

       乔治·莱斯里·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年生于加拿大,汉名偕叡理,人称他「马偕博士」或「马偕牧师」。26岁那年,他向宣教会提出至华人地区宣教的意愿,几经风波后,1872年他终于踏上台这块土地,落脚在当时仅3万人居住的淡水小镇。

      马偕博士深信,唯有基督信仰能带给人真正的平安。抵台30天后,他设立了台湾第一所教会—淡水教会;50天后,他已经可以用台语讲道给本地人听;8个月后,领5名本地信徒受洗,归入主名下。后续在基隆、芦洲,八里、松山、艋舺、大龙峒、新店等地,都有成立教会。

      马偕博士建立台北部第一所教会—淡水教会,至今仍坐落在淡水小镇,带领许多人认识耶稣。(图)
    当时的台民间信仰盛行,外国宣教士很难带人进教会。马偕想到圣经中「耶稣随走随传神的道,医治病人、怜悯贫乏人」的榜样,便将传教与医疗并行,于自己家中提供免费医疗,不但自费购买昂贵的奎宁给疟疾患者,更亲手帮病人挤脚脓疮。

      他也引进最新的牙科技术,据史料记载,他帮当地人拔除近4万颗牙;当时卫生落后,马偕走进乡镇,亲自教导民众公共卫生观念,降低疾病传染率;为提升营养,也从国外进口甘蓝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萝卜等,并教导本地农民种植。

       1879年「沪尾偕医馆」成立,在中法战争期间救治无数伤患,这也是「马偕纪念医院」的前身。为培养医疗人才,1882年成立「牛津学堂」 (Oxford College),以圣经神学为基础,更引进自然、医学理念、解剖学、及临床实习…等,是台湾第一所神学院,也是第一所医学院,足足比日据时代「第一家专科学校」(台大医学院前身)早了15年。
    之后2年,第一所女子学校成立,系为今日「真理大学」前身。
       1901年,马偕因喉癌在淡水去世,享年57岁,家人遵从其遗嘱,将他安葬在「淡水砲台埔」,而非外国人葬埋的「外侨公墓」。因马偕说「Formosa(福尔摩沙)是我的家。」
    马偕效法耶稣榜样—随走随传福音,医治病人,怜悯贫乏人(图)
    (上图左)马偕与助手为当地人拔牙。
    (上图右)马偕全家福-依序为马偕、偕叡廉、偕以利、偕妈连、张聪明
    (下图左)「沪尾偕医馆」救助无数伤患,是「马偕纪念医院」的前身
    (下图右)「牛津学堂」是台第一所医学院、神学院
    第二代:为当地成立第一所中学—淡江中学
    乔治.威廉.马偕(George William Mackay),1882年出生于淡水,汉名偕叡廉,是马偕博士与张聪明之子。

        当时台没有正式教育的学校,偕叡廉和父母在家自学,也常跟着父亲到各地传教。直到偕叡廉19岁时,马偕博士去世,他才回到加拿大念大学,后于美国取得教育学硕士。

       1914年,偕叡廉结婚后,立即与新婚妻子回到台湾,投入宣教与教育,为了让当地人有机会接受教育,第一所私立中学「淡江中学」于焉而生。

       偕叡廉享年83岁,葬在淡江中学校园里双亲坟墓旁。

    左:为使当地人有机会上学,偕叡廉设立第一所私立中学—淡水中学。右:1930年代偕叡廉校长全家福,右3偕叡廉,右2偕马烈。(图)
    第三代:遭受逼迫枪击,始终爱台湾,用生命写故事

       偕玛烈(Magaret Mackay) ,1919年出生于淡水,是马偕博士的孙女,偕叡廉的三女儿,终身未嫁,委身在淡江中学服务。
    然而,因着偕叡廉一家混血儿身分,自小受到歧视排挤。1953年晚上,2个不明人士闯进住家开枪扫射,偕玛烈二姊的腿部、父亲偕叡廉腹部,双双中弹,全案却不了了之。即便在这样受迫害的环境中,偕玛烈仍深深爱着这块土地。

       2017年出版的《马偕的孩子说故事:来看偕叡廉》书籍,透过偕叡廉口述,偕玛烈记录着偕家在台生活的点滴,与邻居的故事、与孩子的故事,包括传福音、带领帮派领袖、政府高官、樟脑工人、寺庙住持认识耶稣,并生命改变的故事…。
    马偕最小的孙女偕马烈记录了家族的共同回忆,亲手为《马偕的孩子说故事》签名。(图)
    在2014年加拿大台湾同乡会举办的庆祝会上,为感谢马偕牧师对台教育与医疗的贡献,特别颁发「终身贡献服务奖」,由当时96岁的偕玛烈代表授奖。

      偕玛烈拿着奖牌,哽咽得许久说不出话来,最后只用流利的闽南语说了一句:「我足想台湾e!」(我真的好想念台湾),就哭出来了
    偕玛烈拿着奖牌(图)
       跨越3代150年的爱,马偕孙女偕玛烈8月21日安息主怀
    2021年8月23日,马偕孙辈最后一位内孙女于加拿大多伦多在睡梦中辞世,享年103岁。」
    提摩太后书4章7-8节,是偕玛烈103年的生命,最佳的写照: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共2条 1

登录 后评论。没有帐号? 注册 一个。

可爱的大能勇士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